张荣欣,男,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毕业于中山大学。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访问学者,香港大学玛丽医院访问学者。获得2021年全国“十大医学新锐”奖项。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在 Ann Oncol、Clinical Cancer Research、Nature Cancer、Fundamental Research、Cell death& disease等杂志发表论文18篇。目前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中山大学优秀青年教师项目,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优秀科研导师项目,CSCO临床研究基金等8项。
Here, we report that postoperative physical exercise (PE), a prevailing rehabilitation intervention, promotes the neuronal commitment, maturation, and integration of engrafted hNPCs, evidenced by forming more synapses, receiving more synaptic input from host neurons, and showing higher neuronal activity levels. More important, the combination of NPC transplantation and postoperative PE improved structural and behavioral outcomes in stroke-damaged rats.
戴祯 ,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研究员。于2014-2018年在德国汉诺威医学院获得分子医学专业博士学位,2018年-2020年在德国汉诺威医学院从事博士后工作,并于2021年加入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任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器官再生、肝脏纤维化、人源化动物模型的制备等,总共发表SCI文章12篇。
相分离是染色质的组装以及细胞核区室化的重要机制,线粒体是真核动物细胞中唯一具有自身DNA(mtDNA)的细胞器,然而对于mtDNA包装形成内核及其转录调控的机制依然有待研究。应用体外相分离实验以及亚细胞器超分辨成像,我们发现线粒体“类组蛋白”TFAM与mtDNA的相分离驱动了内核的自组装形成。进一步的研究发现,线粒体内核与转录聚合酶POLRMT等转录机器的多相相分离,是调控线粒体转录的重要机制。由此,我们提出了相分离介导线粒体内核组装以及转录调控的新模型。
we established Asgr1-knockout mice that represented a plasma lipid profile with significantly lower non–HDL-c and triglyceride caused by decreased secretion and increased uptake of VLDL/LDL. These 2 phenotypes were linked with fewer nuclear SREBPs (nSREBP). Furthermore, we demonstrated that increased insulin-induced gene 1 (INSIG1) is a critical factor responsible for ASGR1 deficiency–associated lipid profile changes and nSREBP suppression.
王忠芳,现任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PI,教授,博导。珠江学者特聘教授。主要从事T细胞免疫研究,包括:急性病毒感染(流感病毒,SARS-CoV-2等)和潜伏病毒感染(CMV、EBV)中T细胞在抗病毒机制及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2018年回国后,先后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面上课题2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1项,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重点项目1项,广东省科技厅应急攻关课题2项,参与广州实验室新冠应急攻关课题1项。获得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高层次留学人才资助1项。发表SCI文章39篇,论文总引次数在1200次以上。
王志斌,美国Ohio State University获得哲学博士,后到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所属心脏、肺、血液研究所分子免疫方向做4年博士后,再应聘、任教于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布隆伯格公共卫生学院环境健康与工程系以及医学院癌症系做助理教授、副教授。
本次研讨会围绕干细胞与再生主题,邀请了来自细胞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李劲松院士、澳门大学的徐仁和教授、陆军军医大学的曾文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的周家喜教授,以及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的赵同标研究员参加本次活动,并作学术报告。
欢迎参加!
杨茂君,清华大学生命科学院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中青年科技创新人才支持计划获得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谈家桢生命科学创新奖获得者。研究主要围绕与传染病、癌症等人类重大疾病发生息息相关的膜蛋白和可溶性蛋白进行结构与功能研究,以及以这些蛋白质结构为基础的小分子化合物的筛选及设计。
索生宝,生物岛实验室马普中心研究员。2017年于中国科学院-马普学会计算生物学伙伴研究所取得博士学位,2017年至2021年在Dana-Farber Cancer Institute,哈佛公共卫生学院和哈佛医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2021年9月入职生物岛实验室。主要从事单细胞基因组学和时空转录组学等相关的计算生物学新方法研究,在肿瘤免疫治疗和小鼠早期胚胎发育等领域的生物数据解析与挖掘新技术方法研究中取得了系列前沿性进展,相关工作以第一作者或共同第一作者发表于Cell, Nature, Cell Reports, Nature Protocols和Developmental Cell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