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实验室2项成果获2019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

       3月25日,广东省科技创新大会在广州召开,大会表彰了2019年度省科学技术奖获奖人员和单位。其中,中国科学院再生生物学重点实验室科技成果获授奖2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
   
      重点实验室Miguel Eetaban(米格尔·埃斯特班)和秦宝明研究团队完成的项目《尿液诱导多能干细胞技术及体细胞重编程机制》获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值得一提的是,米格尔是广东首次开放外籍科研人员提名自然科学奖的首位获奖者。该获奖项目从“寻找建立人iPSC新的细胞来源”以及“发现重编程新的机制来提高诱导效率”两个角度开展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成果:1)发现尿液细胞是建立人iPSC的理想来源;2)发现重编程存在三个新的限速调控,消除这些环节能大大提高诱导效率;3)阐明重编程早期细胞和线粒体重塑的关键作用和机制。项目在Nature Protocols、Cell Stem Cell、Cell Research、Nature Cell Biology等杂志上发表论文6篇,研究成果对本领域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特别是尿液iPS细胞技术在国内外得到迅速的应用和拓展。
    
      米格尔·埃斯特班,中国973项目首位非华裔首席科学家,来自西班牙。因为看到中国在生命科学基础研究方面的巨大潜力,2007年,米格尔毅然来到中国。十余年间,他在中国科学院再生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带领着自己的团队,探索干细胞的奥秘,攻克细胞病变的难题。
   
      重点实验室李鹏研究团队完成的项目《人源化小鼠及其临床前评估平台的建立及应用》获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该项目在NOD-SCID小鼠背景下,通过TALEN技术敲除IL2rg基因,获得了高度免疫缺陷小鼠NSI(NOD/SCID IL2rg-/-)品系,并进一步利用NSI小鼠开发了多种人源化小鼠模型,通过模拟人体病生理环境,完成了多项新研发药物的临床前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估。项目在Mol Cancer、J Hematol Oncol等杂志上发表论文7篇,获得专利授权5项。该项目建立的人源化小鼠技术服务平台,极大地推动了我国新药研发的临床转化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李鹏是一名80后科学家。2011年,李鹏从英国剑桥Sanger研究所引进当时最先进的基因敲除技术,在NOD/SCID小鼠上敲除IL2rg基因,成功构建了我国首株第三代免疫缺陷小鼠NSI品系,突破了发达国家对我国的技术封锁,填补了中国人源化小鼠研究的空白。
   
      重点实验室2019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清单 
   
      项目名称:尿液诱导多能干细胞技术及体细胞重编程机制  
   完成人:MIGUEL ANGEL ESTEBAN BARRAGAN、秦宝明、鲍习琛、刘龙奇、许燕、吴海涛、朱细华、郭享彭、吴亚松、李媛、庄强、卿小兵、骆志伟、黄颖华、张辉
   获奖等级:一等奖
   
      项目名称:人源化小鼠及其临床前评估平台的建立及应用 
   完成人:李鹏、蒋治武、姚瑶、王素娜、李柏衡、赵若聪、林首恒、秦乐、吴绮婷、林思妙
   获奖等级:二等奖